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要闻  > 查看详情

湘江西路建设全景纪实:从城市“伤疤”到生态走廊的蜕变

2025-04-14 11:30:43  点击:215

一、建设历程:破茧成蝶的十年征程

湘江西路作为永州市中心城区"四纵"主干道之一,全长10.19公里,历经十余年艰辛建设终成通途。自1997年永州市行政中心迁至冷水滩区,该项目便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但在各种因素影响,项目多次停滞,仅建成九嶷大桥以北至亲水桥段,亲水桥至造纸厂段搁置,沿途也逐渐沦为城市“伤疤”。2022年9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方调 研、论证,充分倾听民意,将湘江西路列为重点建设项目,经过300多个日夜的攻坚,高峰期超1000名建设者同步作业,完成94.8万立方米土石方转运、17.56万平方米沥青铺设,最终于2023年9月28日全线通车。我司—永州市城发团作为项目建设方有幸全程参与了这一壮举。

二、项目亮点:破解多重困局的创新实践

1.设计攻坚解决“脏、乱、堵”过去冷水滩河西沿江区域,垃圾乱堆乱放,岸坡杂草丛生,道路狭窄,交通拥堵,是“脏、乱、堵”的代表。为解决这些问题,湘江西路设计历经3次全线方案重构,创新采用"分时分区"施工法,在老工业区与历史建筑间开辟双向六车道,对零陵路进行交通分流,缓解了冷水滩区河西交通拥堵;路堤结合的设计,解决了汛期河水倒灌;全线路新建的截污干管,结合雨污分流,杜绝了汛期污水溢流污染湘江的现象。如今,放眼望去,湘江西路高楼林立,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曾今的“脏、乱、堵”彻底成为历史。

2.安置服务体现民生温度:在拆迁安置中首创"签约一户公示一户"阳光模式,原河街居民唐满园见证祖居四代的木质危房蜕变为中国结路灯点缀的现代街区,沿线新增26个公交站点实现全域覆盖。

3.生态修复与人文建设协同发展湘江西路建设注重生态修复与人文建设协同发展。沿江种植1114棵乔木形成生态屏障,铺设了大量草坪,并点缀各种特色小灌木,87%的江岸线实现绿化覆盖,避免了水土流失。九孔亲水桥与潇湘驿、文昌阁等古迹串联,打造出一桥一景的3公里文化长廊。

三、市民反响:从“水火煎熬”到“江畔新生活”

  --来自长沙建设者周斌:带领团队创下日均铺设800米路缘石的施工纪录,看着无人机航拍中银色巨龙般的道路,所有熬夜都值了。

   --施工安全员欧勇:作为土生土长的冷水滩人,亲历从拆迁到建设的全过程。汛期涨水时家具漂浮、火灾频发的日子终于结束,现在的湘江西路已成市民夜跑首选地。

   --原河街居民郭红利:政府不仅安置了新房,还在改造中保留唐叟钓矶遗址,让乡愁有了承载地。

作为城市新地标,湘江西路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新去处,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这条承载着60万市民期盼的民生之路,不仅打通了城市交通“任督二脉”,更以“绣花功夫”织就生态与人文交融的现代城市肌理。正如陈爱林市长在总结会上所言:“为民造福的初心,终将化作市民漫步江畔时的会心微笑。”(城市更新公司 李皓晖 王健明)


↑ TOP